4月30日,党委学工部在07B419会议室成功举办“解锁‘00后’学风建设困境”辅导员工作沙龙。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张新红出席并讲话,沙龙由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孔令富主持。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此次沙龙研讨交流。

会上,6位辅导员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分别从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考研深造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会辅导员围绕学风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商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
胥红星
商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胥红星以《凝心聚力助研途 全员护航创佳绩》为题分享商学院考研助力体系建设经验,通过“筑基-护航-决胜”三维培养体系,实现升学率显著提升。筑基阶段强化职业规划与专家指导;护航阶段优化自习资源与报考分流;决胜阶段实施“三主动”策略,完善调剂追踪与复试辅导。依托领导统筹、教师指导、辅导员协同的多维机制,形成全员育人新格局。

航空宇航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
李怡琼
航空宇航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李怡琼以《唤醒·重构·赋能:“00后”航空学子考研引导新路径》为题,分享了学院考研育人体系建设经验。学院构建“使命唤醒-路径重构-生态赋能”三维考研引导体系。通过航空英模事迹激发报国志向,创建“聚力-储能-追光-传热”四阶培养模式,将考研融入人才成长体系中,实现从学历提升到能力跃迁,有效破解“00后”学子的考研困惑,为培养新时代航空人才探索了新范式。

材料学院辅导员
张盼盼
材料学院辅导员张盼盼系统介绍了学院考研引导工作的创新实践,分享了“早引导、强支持、重保障、促协同”四位一体的考研护航经验:一是通过专业讲座和学长领航计划开展早期引导;二是组建教师团队提供专业课辅导和复试模拟;三是发放"考研能量包"、设立网络面试间强化保障;四是通过《致家长信》和"家书传情"活动促进家校协同,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外国语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
王高迪
外国语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王高迪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从“四阶递进”学风建设体系出发,聚焦“分层推进”与“精准育人”两大核心,提出通过制度创新、习惯养成、精准施策与目标导向,助力学生全程成长。面向大一实施教师-班委-家长联动“三维协同”管理举措,夯实学业基础;针对大二开展“习惯养成计划”,破解迷茫期困境;针对大三预警学生建立动态分级帮扶体系;针对大四阶段推行“点线面法则”,分类提升就业质量。

文法学院分团委书记、辅导员
尚福星
文法学院分团委书记、辅导员尚福星以《四阶联动:构建学风就业协同发展新体系》为题,分享了学院学风建设与就业促进工作经验。学院创新构建“启蒙-培养-指导-服务”四阶培养体系。从职业规划课程启蒙认知起步,依托学科特色深化能力培养,通过专题辅导提升就业技能,最终以个性化求职指导实现精准帮扶,形成了以优良学风促高质量就业的良性循环,为培养新时代商科人才探索了新路径。

航空发动机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
杨文静
航空发动机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杨文静以《三位一体促学风 协同育人助就业》为题,分享学院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通过思想引领、使命教育和生涯指导有机结合。通过构建系统化学业筑基支持体系,实施“辅导员+专业教师+班主任”协同育人指导模式,分级分层精准施策等精准掌握学生生涯规划画像,有效推动学风建设与就业质量双提升。

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张新红
张新红在总结讲话中对辅导员们的创新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要将传统育人方式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精准把握生情学情,创新工作方法,形成育人合力,将沙龙研讨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就如何构建优良学风建设,她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强化思想引领。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风建设全过程,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二是优化日常管理。要完善学业预警机制,建立“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联动帮扶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三是丰富第二课堂。要精心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四是加强队伍建设。要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构建“学工队伍-专业教师-学生骨干”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