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青年在磨砺中成长,勇担时代使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5月8日,“光影里的思政课(第六期)”在蓝天书院社区顺利开展。河南高校青年宣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航院党委学工部学生社区管理科科长何迎亚深入社区,带领学生共同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攀登者》。

观影前,何迎亚向同学们介绍了影片的时代背景,详细讲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壮举。他们克服了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重重困难,展现了无私的人梯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最终将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之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为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引导同学们要深刻理解《攀登者》这部影片,需要从“历史认同—精神内化—行动外化”三个递进层次体会感悟。首先,历史认同是基础,我们要认识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登山队队员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自然的极限,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质疑和不信任。他们的壮举,不仅彰显了中国人征服世界之巅的决心和能力,更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风貌。其次,精神内化是关键,我们要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时刻铭记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性,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最后,行动外化是目的,我们要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观影经历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攀登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使命、一种态度。同学们纷纷表示,必将继承先辈意志,不屈不挠、奋勇前进,将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攀登者为榜样,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用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生心得:
本期“光影里的思政课”中,何老师带领我们深入赏析了电影《攀登者》。通过此次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青年需要加强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认同,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影片中,攀登者们不畏艰险、团结奋进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会面临各种“山峰”,唯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跨越重重困难,最终抵达心中的巅峰。
——蓝天书院社区24级工商管理类5班倪晨芮
参加此次活动让我深受感动,使我对“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观影体验,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让我明白了集体力量和坚定信念在实现共同目标中的重要意义。正如登山队需要彼此配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需要理解与支持。在宿舍、团队或班级中,只有互相体谅、共同进退,才能攀登属于我们的高峰。
——民航学院社区24级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男1班王晨泽
何迎亚老师引导我们从“历史认同、精神内化、实践外化”三个维度赏析《攀登者》这部影片,让我深刻认识到,攀登精神不仅是熔铸于血脉的信仰力量,更是转化为行动的时代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脚下虽无冰峰雪岭,但肩上同样扛着民族复兴的使命。面对学业的压力时,我们不应为困难所惧,而应效仿登山队员,精心规划,步步为营;同时,结合志愿服务之经历,以微小善举传递温暖,收获心灵的感悟。这让我意识到,攀登精神可以体现在攻克一道难题的坚持中,隐藏在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的热情里,更绽放在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行动中。就像影片中登山队反复强调的“测量的不是山的高度,而是人的高度”。
——民航学院社区24级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女生1班王雨萌
名师简介:
何迎亚,郑州航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社区管理科科长。河南省高校青年宣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省第九届辅导员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届“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者、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青年讲师团成员、河南高校党的二十大精神网络宣讲团成员。获第九届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风采”奖、第九届河南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特等奖、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优质网络微视频一等奖、河南省新生入学教育思政微课一等奖等近20项省部级荣誉。先后主讲《河南省大学生青春的选择》主题思政课、《2023年河南省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等10余部思政直播大课,22部《航空报国精神传颂者》系列思政微课入选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让红旗渠精神焕发时代风采》等近10部思政微课在河南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展播,多次代表全省辅导员分享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