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学生空天报国情怀,引领青年在专业求索中坚定理想信念,9月8日,新学期第一期“名师进社区”之成长盲盒计划在民航学院社区顺利开展。河南省高校青年宣讲名师何迎亚工作室成员、郑州航院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控制系系主任张超走进社区,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带领大家探寻航空航天事业的奋斗密码,凝聚逐梦蓝天的青春力量。

活动伊始,张超用生动案例串联起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克服技术封锁、艰难开展自主研发,到如今在大飞机C919、先进战机、航天发射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凝结着一代代航空航天人的心血与坚守。他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大历史”与一系列技术突破的“小故事”相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脉动。随后,他分享了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成长经历,从初入行业的青涩新人,到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的学科骨干,一路走来的点滴积累与突破创新。最后,他强调,空天报国精神是一代代航空航天人传承的精神火炬,对激励新一代从业者意义重大。他鼓励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目标,脚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不断锤炼自身能力。

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对航空航天事业的认知,更点燃了内心的爱国热情与奋斗豪情。未来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扎实的步伐学好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航空航天事业接班人,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学生心得:
“忠诚、奉献、创新、逐梦”这四个关键词,宛如明灯照亮了我的内心,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精神内核。航天人的忠诚,是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从“两弹一星”时期隐姓埋名的科研前辈,到如今奋战在航天一线的工程师,他们始终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以“国之所需,吾之所向”的信念,在戈壁荒原、实验室里坚守初心,用一生践行对航天事业的承诺,这份忠诚让中国航天在艰难起步中站稳了脚跟。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逐梦之路绝非坦途,唯有以忠诚铸就灵魂、以奉献筑牢基石、以创新增添动力,方能不断接近理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以空天报国精神为指引,在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岗位上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带着这份精神力量逐梦前行,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航学院社区2306110117刘俊超
在民航学院“一站式”社区里,有幸聆听了张超老师主讲的航空报国精神讲座,我心潮澎湃,受益匪浅。老师深刻阐释的“忠诚、奉献、创新、逐梦”四个方面的精神内涵,为我们揭开了航天伟业背后的精神密码。我深刻感受到,航空航天事业的辉煌,源于一代代航空航天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默默奉献,他们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矢志不渝地追寻着浩瀚苍穹的梦想。这份精神极大地激励了我。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应珍惜韶华,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学习中锤炼本领,于探索中勇于创新,用青春的激情与奋斗,为强国伟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航学院社区2306120216刘志齐
名师简介:
张超,博士,郑州航院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控制系系主任、河南省青年宣讲名师何迎亚工作室成员,河南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先后荣获第五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省级二等奖;荣获河南省第二十七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三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河南省社科联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军队科研项目4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1项和其他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参与出版专著1部。指导学生荣获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2022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21年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赛一等奖和三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