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突破思维定式、明晰实践路径,精准把握竞赛核心逻辑与提升关键,1031日,“青年开放麦(第期)”活动在民航学院社区顺利举行。郑州航院教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刘战合走进社区,与学生近距离探讨学科竞赛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逻辑,帮助学生打通关键环节,在竞赛赛道上稳步前行。

活动伊始,刘战合通过分享自身在飞行器设计领域的丰富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科竞赛的关键要素和核心理念。随后,他聚焦学科竞赛中的创新思维构建,强调了创新的关键在于精准定位项目,需紧扣市场需求、立足团队优势构思创意;竞赛推进中要遵循螺旋式提升逻辑,提炼核心创新点以凸显项目价值,并通过试验验证持续优化方案,确保创意的可行性与落地实效。他指出,项目落地后的复盘总结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需及时梳理经验教训,为后续创新创业实践筑牢基础。

 

同学们一致表示,本次活动不仅让他们淬炼了过硬的本领,更在思想碰撞中收获了新启迪,在榜样故事中汲取了奋进力量。未来,大家将以更大热情投身创新创业浪潮,让青春梦想在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


学生心得:

参与“学科竞赛中的创新思维和实现路径”主题分享活动,犹如一场思维的启蒙之旅,让我对学科竞赛的创新逻辑有了系统性认知。刘战合老师提出的“精准项目定位—螺旋稳步提升—提炼核心创新—方案验证试验—落地复盘总结”全流程方法论,环环相扣且极具实践价值让我懂得在竞赛选题时需锚定自身优势与领域空白的交集,教会了我在繁杂内容中锚定差异化亮点,也让我更加明白复盘总结才是将每次尝试转化为成长积淀的关键。这场活动不仅填补了我对学科竞赛创新路径的认知盲区,更我在学科竞赛领域的探索铺就了清晰且富有活力的前行之路。

——民航学院社区24级飞行技术1班乔治

 

有幸聆战合老师深入交流,我收获颇丰、感悟良多。刘老师凭借丰富经验,深度剖析了比赛的关键要点,从赛前的充分准备、赛中的灵活应变到赛后的复盘总结,每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还特别强调心态在比赛中起决定性作用,只有保持平稳自信才能发挥最佳水平。此次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比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综合素养的比拼,也让我清晰看到自身在比赛准备和心态调整方面的不足。今后,我会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蓝天书院社区25审计1班赵金果

名师简介

刘战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新概念飞行器设计、计算电磁学、空气动力学等研究,主持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课程3门次、省教改项目3项,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挑战杯”国赛优秀指导教师、河南省大创计划“最佳导师奖”、河南省优秀科技创新辅导员奖。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1项、银奖7项、铜奖6项,“挑战杯”国赛铜奖2项、三等奖1项、专项赛国赛特等奖等3项,入选国家级大创年会项目3项,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