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近十年内得以发展起来的。笔者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自身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体会,认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总的来说数量还有限;研究呈实证研究和思辩研究两大模式。
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笔者查阅了该领域国内具有权威性的,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各期。到1995年底,共出版54期(1987年~1995年),其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文章(包括论著、调查报告、个案研究等)共39篇,占该杂志全部文章(不包括译文、讲座、消息等)的4.63%,其数量远不及儿童心理卫生研究论文数(后者为149篇,占17.67%,是前者的3.8倍)。如果把1987年~1995年这9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则1987~1989年有10篇,1990~1992年9篇,1993~1995年20篇,呈上升趋势。
除《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外,心理学、精神科、健康教育和其它心理卫生杂志(如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卫生、健康心理学等,以及青年研究类杂志、教育研究类杂志和院校学报(人文社科版)等也有散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研究文章。比较起来,心理卫生,心理学、精神科杂志中发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含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论文具有明显的实证研究色彩,强调数据、实验和临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为主;而青年研究、教育研究及学报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则多为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思辩、内省、解释以及经验总结为主,强调逻辑演绎,体系建构,理论分析。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当我们在比较两种差异甚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法、叙述风格时,我们不能不强烈地感受到,同为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学、医学的研究似乎少了些人文精神,而教育学的研究则又少了些科学精神,这种差异的结果以致思辩性的文章难以在心理卫生类杂志上发表,而数据、实证性的论文也不易刊登在人文社科类杂志上。其实这是一种分割式的研究,而不是整体的研究,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结果是实证材料少了点思辩、理论和人文关注,把有血有肉、充满情感和灵性的心理数字化、机械化,而思辩文章缺乏实证支撑和科学精神,把人的心理健康研究主观化,经验化。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心理学欠缺人文精神,教育学欠缺科学精神"。现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文理渗透,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结合,多学科人员的共同协作,而这种研究的新气象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的心理卫生研究。
2、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领域较广,但多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研究为主。
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发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文章为例,61.5%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研究或对比研究,其中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为使用最多的量表,其次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评量表(16PF)、艾森克人格测评量表(EPQ)、Zung氏焦虑量表(SAS)、生活事件调查问卷等。
再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和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的论文为例(前者收集在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3上,后者发表在上海《思想理论教育》1995年专辑上,两论文集合计100篇),统计显示,前三位分别为,以心理测验为工具测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论文占2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研究类论文占2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类论文占20%。此外,心理咨询方法、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内容、心理咨询在德育中的运用等论文也有一定比例。
从已发表的论文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主要包括:①大学生心理卫生现状测查(调查)、原因分析、对策研究。这类文章数量最多(陈仲舜,1985;赵靖平,1987;陈绍健,1988;黎凡,1988;李淑然等,1989;季建林等,1990;马建青,1991;王晓刚等,1992;苑璞等,1993,王秀芳,1994;何少颖等,1995;欧阳辉等,1995),这类论文多建立在心理测验、心理调查、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就某一院校或某一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出分析,并就原因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归纳这类研究,可概括出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某些特点,即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精神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神经症是主要的精神疾病,而重性精神病危害极大;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比例颇高。
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心理行为特点,与个体心理发展、学业成绩等关系的研究。这类研究深入探讨了大学生的某一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如邵斌等(1989)运用Q分类技术和贝克抑郁问卷(BDI)作了大学生自我认可与抑郁相关性的探讨,发现自我认可程度(即对现实自我满意程度)低的人表现出较多的抑郁症状;郭晋武等(1994)运用Nowicki和Strickland编制的心理控制区量表,发现大学生中的外控者(即常把行为之后的事件看成是机遇、运气或超出自己能力的外部力量所决定的,从而不愿去作一些必要的努力和尝试)比内控者(与外控者相反)有更高的心理病态水平及调适不良,抑郁症状更明显,EPQ中神经质(N)分和精神病质(P)分更高,外向--内向分(E)分更低,说明外控行为者更易于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身症状;杨昭宁等(1995)探讨了高师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情境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些探讨都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当然,有关两者的因果联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运用16PF等人格量表比较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之间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是目前研究中较多见的,如过慧敏(1990)比较了三好生、优秀学生与普通生;黄光扬(1994)比较了学业优秀者和学业一般者;杨昭宁(1993)比较了大学生运动员和一般大学生,均发现两者在某些人格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
③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除现状测查、原因分析外,这类研究亦正在受到重视。
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最主要的形式包括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心理健康教学、心理训练活动等。其中个别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研究最多。
心理健康教学作为干预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得到重视,继浙江大学于1987年2月在国内第一个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课以来,国内有上百所高校也先后开课,由于它具有干预面广、干预比较系统、强调发展等特点,因而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据我们对浙江大学1993一1995年四个教学班累计691人的教学干预效果的无记名调查,96%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有帮助",在N项调查内容上,心理健康平均水平由干预前的"一般"提高到"良好"。
团体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活动也开始加强,如杨瑞莉(1992)报道,运用理性--情绪疗法集体治疗大学生自卑感;余建华等(1993)对17名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应用分阶段主题式小组分析活动和整合式咨询方式进行小组咨询;此外一些学校开展了心理行为训练(赵耀华,1991;叶斌,1995;张麒等,1995;陶倩,1996)。
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跨文化研究。近年来,一些学者就不同民族、区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差异(徐秦等,1989;解亚宁等,1993,1996;刘兰香等,1995)。
3、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不断受到重视,开展了一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出版了一批大学生心理健康类著作、教材,但总体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受到中央、教委的重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1995)中都提出了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工作,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九五"规划课题指南,国家教委人文社科"九五"规划课题指南中都有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研究课题,充分说明了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90年代以来,一些高校的同志先后承接、开展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四川外语学院何成银(1989)负责的四川省教委哲学社科青年科研基金课题《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1991)承接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研究》,其中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1992)主持的国家哲学社科"八五"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内有浙江大学马建青、王东莉承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研究》专题;马建青(1992)负责的浙江省哲学社科"八五"重点课题《改革开放与青年学生心理素质塑造研究》;福州大学何少颖主持的福建省教委哲学社科课题《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干预措施》;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李国榕(1993)承接的山东省哲学社科"八五"重点课题《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马建青(1993)承接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课题《心理咨询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两者相互影响的研究》;清华大学樊富珉(1994)主持的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课题《高校心理咨询与跨世纪人才培养》;北京医科大学胡佩诚负责的北京市社科联课题《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等,以及一大批其它渠道(包括自列)的有关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无疑对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此同时,一批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咨询"为内容的著作、教材、读物先后问世。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大学生心理卫生》(马建青主编,1992);《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王登峰等主编,1992);《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何成银主编,1992);《心理咨询治疗与测验》(张小乔主编,1993);《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樊富珉主编,1994);《大学生心理指导教程》(钱源伟主编,1994);《大学生心理与辅导》(陈文宝等主编,1994);《大学生心理卫生》(宋斐等主编,1994);《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陶国富等主编,1995);《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陈建华等主编,1995);《大学生心育导论》(王萍等主编,1995)等。这些著作教材的出版,是广大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多年研究和实践的结晶,出版后对高校咨询员、教师的培训、学习和大学生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其中不乏一些比较优秀、影响较大的著作、教材。
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的历史还较短,研究基础和研究力量较为薄弱,因而研究成果总体来说数量少,尤其是质量有待提高。笔者认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不足:①低起点、重复性的研究多,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突破、有新意、有创见的研究少;②小范围、小样本的研究多,大范围、大样本的研究少;③问题研究多,影响机制研究少,干预研究少;④横向研究多,纵向研究、跟踪研究少;⑤研究方法或思辩为主或实证为主,两者和谐结合的研究少;⑥引用国外理论、方法多,进行改造、创新的少,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少;⑦心理障碍层面的研究多,心理发展层面的研究少;⑧目前尚缺乏一套较好的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已有的量表多是从国外引进的,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普查有一定的局限性;⑨一些文章的研究方法科学性不强,主观色彩较重;⑩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较浓,而科研意识较淡。比较起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无论在经费投入、专业人员数量和水平,还是在研究深度、方法手段的先进性、成果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人员不少,但并未形成专业队伍,还有待于我们的共同努力。
为了加快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步伐、扩大研究规模、提高研究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工作:创造条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研究所,目前,儿童、老年均有类似研究机构;加强全国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队伍的联网,加强心理、教育、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人员的通力合作,扬各学科之长,形成综合研究的力量;大力加强心理卫生实验研究,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干预研究;促进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尤其是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以提高科研水平;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