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河南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主持人和成员齐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参加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郑东片区)交流研讨会。此次交流聚焦“高校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探索”,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探讨。河南大学王恩国教授、河南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董方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赵崔灿博士和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许莹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张新红出席会议。会议由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马玉俊主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张新红

张新红首先对参加此次交流研讨会的专家和嘉宾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和现状。她指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希望和兄弟院校一道,共同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为深入推进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积极氛围。

围绕高校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探索,五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依次分享了工作经验和主要做法。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李永鑫

李永鑫结合省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着重分享了提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重要性和做法。一是在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宣传和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心灵鸡汤化和泛心灵化,要注重科学性和严谨性。二是针对如何评估学生的心理素养能力,介绍了目前相关的研究和成果应用情况。三是基于素养的测查工具可以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河南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刘俊岐

刘俊岐围绕“未病先防”的理念介绍了典型工作经验:一是久久为功,深化宣传教育。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创新课内和课外的教育模式,完善教育载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及教育,将润心和育人相契合,不断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二是润己泽人,增强朋辈互助。构建系统的培训模式,拓宽助人的多元渠道,并注重将心理帮扶的力量反哺于服务社会的实践行动中,扩大影响力和提升品牌效应。三是文化融入,构建特色优势。将中医特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推出系列中医特色的品牌活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资源融合促优”的专业团队。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樊红燕

樊红燕分享了在教学中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情况:一是线上线下课程、课堂齐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融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集智开发优质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打造国家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着眼生命教育推出校级精品微课。二是第一课堂加第二课堂共育。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紧密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丰富教学形式,坚持正向教育。三是团体辅导活动协同跟进。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和探索多元化的心理育人活动形式。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路晓英

路晓英介绍了积极心理教育的工作举措:一是注重课堂教学,丰富教育形式。以课堂教学为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心理体验活动。二是厘清教学理念,营造教学积极氛围。教学理念上以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动力为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教学方法上采用适合学生智能特点进行。三是摸准学生心理,定位活动模式。开展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积极心理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积极心理力量有效为学生赋能。

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 马玉俊

马玉俊介绍了工作情况:工作室致力于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研教融合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系,依托学校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汇聚校内外研究力量,以积极心理教育的教研科研为驱动,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探索。一是将积极心理教育内容逐步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中,在咨询和宣传教育服务理念方面重视从平稳托举到积极赋能;二是探索与学生工作其他领域的协同联动,融合育心,比如资助管理中精准物质资助与心理脱贫的融合;三是挖掘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结合自主探索的教科研项目,聚焦“积极心理、学习心理、网络心理、消费心理”等开展了一些探索工作。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力量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领域中,共同探索积极心理教育的未来。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王恩国

特邀嘉宾王恩国教授以《大数据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题做了分享交流:一是要树立大数据思维观念,有效利用大数据体系构建工作模式;二是积极推进平台建设,重视管理和利用,增强大数据应用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联动性;三是有效完善保障机制,建设相对专业和稳定的工作队伍,确保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不断优化服务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可能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建议大家考虑统筹和制定基于大数据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

与会人员围绕高校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探索等工作,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就如何推进校际心理健康工作资源整合、优化心理健康工作专业化模式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会后,与会成员共同参观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场地和设施。

本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为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为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全面推进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