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严峻形势,全国上下一盘棋,城乡一起齐防控,众志成城山河志,万众一心家国情。
虽然目前你们身居祖国各地,与母校相隔离,但是隔离不隔爱,母校对你们的关爱没变,对各地同学的牵挂没变,辅导员老师守护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初心与使命没变。面对疫情,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老师们时刻在岗在线,“键对键”与大家“心连心”,密切关注每位同学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点对点”给予大家支持与帮助。
“郑航学工”特开设“来自辅导员的一封信”专栏,给予你们各方面的指导和关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时刻陪伴着你们的辅导员们的寄语与期盼。纸短情长,惟请珍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必胜信念,师生同心协力,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最终胜利!期待春回大地,满园芬芳,师生早日重逢于美丽的郑航校园!
下面有请大家
跟随小编一起走进,
来自辅导员的第四封信
科学防“疫”,请戴好“心理口罩”
——材料学院辅导员 刘瑶瑶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下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决策和措施,我们的白衣天使、子弟兵及各行各业工作者们,都战斗在抗 “疫”第一线。同时,我也了解到亲爱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了解到同学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家乡积极参加宣传抗“疫”工作,为居家隔离的邻居买菜送菜、帮助社区记录外来车辆、在防疫检查站劝阻外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等等,为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为大家感到骄傲和欣慰。
(材料学院学子为抗疫做贡献)
在这里我想提醒亲爱的同学们,在疫情爆发应激事件中,要警惕疫情引发的各类情绪困扰、身心反应与行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提出,疫情带来的心理变化可分为四种情况:1.恐惧,2.“无畏”,3.无所事事,4.正确的心态,并且认为第四种情况是占主流的。另外,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自1月27日开通抗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求助问题类型排在第一位的是因疫情引发的焦虑、恐惧和恐慌,占比44%,其他包括躯体化、沮丧/低落/抑郁、家庭问题、地域歧视、愤怒、自责、自杀想法、孤独等等。心理健康也是我们抗击疫情的重要保障,在此我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No.1 关注可靠信息,正确认识疫情
面对突发疫情,我们应正确认识疫情相关信息,通过可靠途径,认真学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相关科普知识,科学全面认识疫情;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科学防范,减少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No.2 正确认识自己或身边人的心境反应
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应激反应是非常状态下人的一种正常的心境反应,会因人而异,产生不同反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俊秀等人通过调查发现,面对此次疫情,在消极情绪方面,有较强烈的担忧占比79.3%,有较强烈的恐惧占比40.1%。我们要正确调试因疫情产生的一些消极情绪,不要把自己或身边人的应激反应当作异常情况,或当成一种病态,要正确接纳,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
No.3 识别不良情绪、积极自我调节
接纳不良情绪不代表我们就要对可能有的负面情绪听之任之,要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一定的监控。及时识别不良情绪,可以采取比如正常化(不良情绪是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功能化(如恐慌的情绪有助于我们重视防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具体化(如具体焦虑是什么?)等方式,调节不良情绪。另外,要减少过度的信息摄入量,同时要掌握稳定情绪的技术,进行放松训练,通过科学渠道学习呼吸放松练习、健康冥想、身体扫描等技术。
No.4 保持人际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疫情之下,同学们成为了“宅男”“宅女”,我们可以与家人一起做家务和聊天、可以通过网络加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通过倾诉和交流,缓解不良情绪,获得有效支持;同时,也要注意到因长时间与父母在一起,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冲突,比如劝解家人无效、亲子关系问题、家庭矛盾等等;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同时变被动为主动。
No.5 健康生活,制定合理学习计划
有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此次假期中仅有17.24%的大学生有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良好的生活规律。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确定的规律性和掌控感是应对焦虑和恐慌的一剂良药。相对于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确定感,生活或学习需要有规律,自己对生活要有掌控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坚持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宣泄情绪,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拥有强大的免疫力也是我们对抗病毒的不二法宝。同时,我们要服从老师的相关安排,“停课不停学”,利用线上资源,做好学习计划,认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No.6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主动寻求帮助是智慧的表现。同学们要学会在无法自我调节不良情绪,并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学习时,要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2日印发了《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大高校在原有心理援助热线的基础上,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我校已于1月31日开通了应对疫情的心理支持服务,服务方式包括:
电话咨询:
15937138689(8:00-18:00);
邮箱咨询:
zuaxinlijiankang@163.com(24小时),
同学们如果需要帮助,请及时联系。
另外,大家也可以拨打河南省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0373-7095888,以及郑州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0371-58678856。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身心健康。待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