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营造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的宿舍氛围,4月25日,“心灵圆桌π(第二期)”活动在蓝天书院社区顺利开展。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郑州航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科科长张润嘉老师深入社区,以“宿舍人际关系——从“室友”到“友室”为主题,与同学们就如何更好的处理宿舍关系等问题展开交流。

活动伊始,张润嘉巧妙地以“变形的易拉罐发生了什么?”“遇到宿舍矛盾时,你通常如何选择?”等问题为切入点,点燃学生们的思考热情,激发了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随后,她通过真实案例向同学们深入剖析了宿舍矛盾归因偏差的本质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悉心教育学生要深刻理解掌握5秒归因检查、用观察代替评判以及主动询问原因等破解归因偏差的3个有效途径。通过精心设计“桌面侵占计划”“借物美德考验”等模拟情景活动,她引领学生们进行角色反转体验,让同学们在角色扮演中深刻体会沟通的艺术,学会在冲突面前保持冷静,勇于换位思考,灵活运用非暴力沟通技巧化解矛盾。最后,她鼓励同学们要将学习掌握的沟通技巧运用到宿舍生活中,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宿舍生活的质量。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心灵圆桌π”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化解宿舍矛盾的实用策略,教会了大家如何在日常相处中巧妙运用沟通技巧,避免潜在矛盾的发生,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宿舍生活中将积极运用今日所学,努力成为宿舍关系中的调解者和促进者,将宿舍打造成为彼此成长和进步的温馨港湾。
活动心得:
张老师通过话题讨论和案例解读等深刻剖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归因偏差现象,提醒同学们要摆脱片面认知的束缚,学会以客观冷静的眼光去审视室友的行为。角色扮演环节教会我们要换位思考,体会矛盾双方的情绪与诉求。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同学们不仅增强了同理心,还学会了如何在冲突中保持冷静,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今天的活动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有了更深地理解和把握。
——蓝天书院社区工商管理类18班梁妍妍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理解和包容在宿舍关系中的关键作用。每一次身份转换,都是一次心灵触动,让我懂得宿舍生活是一段相互成就的旅程,唯有彼此体谅,才能携手同行。在今后的宿舍生活中,我会主动践行活动所学,多倾听舍友想法,遇到分歧时积极沟通,用更理性、友善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宿舍氛围,让宿舍成为我们温暖的小窝。
——民航学院社区24级交通运输(空管与签派)1班蔡智伟
名师简介:
张润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科科长、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自2018年起从事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开发校内《大学生心理健康》线上课程,参与编写、录制等工作。曾荣获河南省心理健康优秀课程、河南省教育厅新生入学教育思政微课征集活动二等奖、郑州航院首届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