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E6D0

李孜茹,2002年10月出生于河南南阳。2020年考入我校,2022年9月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开启了她的军旅生涯。在仪仗司礼大队服役期间,她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以及俄罗斯总统、德国总理访华等仪仗司礼任务40余场。在部队的两年间,她荣获“四有”优秀义务兵一次、嘉奖一次。2024年9月,李孜茹退役复学,重新回到郑航校园。

 

青春力量,榜样风采

一起听听李孜茹的成长故事

 

·与部队结缘 梦想花开·

D860 

Q1:当初是什么契机让你决定踏入军营?

李孜茹:刚上大学时,我并没有想过要去参军入伍。在学院做征兵宣传时,我参加了一场退伍大学生的事迹分享会。听着退伍士兵们讲述在军营里的热血故事,那些刻苦训练、保家卫国的经历,我内心深处的热血被点燃了。他们身上的坚毅、自律和使命感深深吸引着我,我开始向往那种充满挑战与意义的生活。“在大有可为的年纪里大有作为”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最终,我有幸提前被仪仗司礼大队选中,这份荣耀与责任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军旅的决心。

1238F

Q2:在做出报名参军这个决定时,身边的老师、同学和家人是什么态度?

李孜茹: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身边的老师时,他们都很支持我,鼓励我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认为这是一个锻炼自己、报效祖国的好机会,还为我提供了很多诸如保留学籍、学业规划的建议。同学们则大多是既羡慕又佩服,觉得我很勇敢,能够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他们的态度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而我的家人,起初是有些担心的,毕竟军营的生活很艰苦。但在我和他们深入沟通,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对军营的向往后,家人选择了理解和支持,他们的信任也成为了我前行的动力。 

1AE77

Q3:从校园到军营,你在心态和生活习惯上经历了哪些的转变?

李孜茹:在校园里,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但在军营,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有高度的纪律性和使命感,起初我会有些不适应,总担心犯错。生活习惯方面,在军营中不论什么都要求速度,就是“快、准、好”,作息规律且严格,每天早起整理内务、出操,内务标准要求极高,被子要叠成“豆腐块”,物品摆放要整齐划一,这让我养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做事风格。


·在军营成长 热血蜕变·

Q4:在仪仗司礼大队服役期间,你觉得哪项训练最具挑战性,你是如何克服的?

李孜茹:最具挑战性的就是专业训练。刚开始,我怎么也摸索不到仪仗动作的发力窍门。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劲,但又好像无劲可使。我一遍又一遍机械地重复着动作,但却始终不见进步。因为发力点不对造成脚部肿胀,还要忍受着身体上带来的疼痛。每天重复着单调却又要求完美的训练动作,在骄阳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衫,皮肤被晒伤,三九寒冬里双手双脚被冻得麻木,却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好几次想要放弃,尤其是当一些动作怎么练都达不到标准的时候,那种挫败感真的很强。但是,身边的战友们都在咬牙坚持,仪仗队的荣誉和使命也在时刻鞭策着我。我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用“别人能行,我亦能行”的信念支撑着自己;同时,主动地向经验丰富的老兵们请教训练技巧,认真观察她们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模仿她们的动作。在训练之余,我还会琢磨那些仪仗动作,结合自身的身体特点,一点点尝试不同的发力方式和角度,不断调整、优化。渐渐地,我学会了在困境中坚守。每一次克服困难、突破自我,都让我的意志更加坚定。面对困难不再轻易动摇,培养出了超乎寻常的毅力和耐力,让我相信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当我如愿以偿地踏上了梦寐以求的检阅场,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检阅目光的那一刻,所有的汗水与泪水、痛苦与挣扎,都化作了无上的荣耀与自豪,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璀璨的勋章。

Q5:在你参与众多的仪仗司礼任务中,有没有哪一次让你印象特别深刻?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

李孜茹:在俄罗斯总统访华的仪仗司礼任务中,我的内心满是激动与庄重。这次的欢迎仪式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不管是前期的训练、任务准备和执行任务过程中都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来对待。我也深知这次外事活动对于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要性,我们的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国家形象。执行任务过程中,队员们身姿挺拔地伫立,眼神坚定地注视前方,丝毫不敢有任何懈怠。听到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仪仗兵的价值与荣耀,也为能在这样的重要时刻,为两国的外交盛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倍感荣幸。

8E0ED 

李孜茹(右三)参加仪仗司礼任务

99433

李孜茹(右六)参加仪仗司礼任务

Q6:在部队你学到的品质和技能,对你现在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李孜茹:在军队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是自律、坚韧和令行禁止的做事风格。军队生活有着严格的作息和纪律要求,这培养了我高度的自律性,让我能够合理规划时间,高效完成任务。同时,高强度的训练和各种艰难任务的磨砺,使我拥有了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困难不再轻言放弃。这些品质对我重新适应校园生活帮助极大。在学业上,自律让我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不被外界的因素干扰,确保学习成绩稳步提升。而坚韧的品质则使我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条理清晰的逐个攻坚克难。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使我外处理各项事务时,都能够迅速明确目标,高效调配资源,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军队的集体生活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合作,这也让我能快速融入校园的集体环境,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共同进步,让校园生活更加充实美好。


·脱下戎装 做更优秀的自己· 

 

 

A07D77

Q7:重回校园,你是如何开启学习生活新的篇章?

李孜茹:退役复学后,我能较快完成从军人到学生的角色转变。合理安排时间,做好学业规划,重新夯实专业基础。学习之余,我担任学院党政办学生助理,全力投入文件整理、会议安排等事务,保障办公室高效运转。同时,在学校国防教育实训基地担任教官,认真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工作,从理论讲解到技能实操,都严格指导学生。我在新角色中发挥军人优势,将自己融入学校工作,迅速找准定位,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实现自我价值。

104753

Q8:关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你为什么说想成为一名乡镇财政经济办公室的职员?

李孜茹:我生长在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在乡镇长大,父母几十年坚守讲台,传承知识、启迪心灵。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扎根基层,心怀热忱、立志为民,当好人民的公仆。我了解到群众们最为关注的是集体经济的效益及个人所得分配。结合自身专业所学,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乡镇财政经济办职员。这不仅需要甘于奉献的工作热情,同时也需要具备多项能力,我将会朝着这个目标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精准施策,优化乡镇财务制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高群众满意度。

1BD55 

Q9:对于想要参军的年轻人和仍在迷茫期的同学们你有什么建议?

李孜茹:对于想要参军的年轻人,我想说: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吧!军营会给予你钢铁般的意志、严谨的纪律和珍贵的战友情谊。在这里,你将突破自我,发现无限可能。或许过程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青春绽放最耀眼的光芒。相信自己,当你身着戎装,肩负使命,你就是国家的守护者,民族的脊梁,这段经历将让你受益终身,成为你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篇章。对于初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们,我想说,一定要珍惜大学时光,那些一起挑灯夜战的日子,如今回想起来,满是温馨与充实,大家互相探讨问题、彼此鼓励督促,为了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在逐梦路上留下了坚实且深刻的脚印。在学习上,不要局限于课堂和课本,多参加学科竞赛、学术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生活中,积极投身于社团和团队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吧,这些经历都会成为你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塑造一个更加优秀、自信、坚韧的你,让大学生活充实而精彩,不给青春留遗憾。


“老师的评价”

李孜茹入伍前,担任商学院辅导员杨晨的学生助理。提起李孜茹,杨晨感到很骄傲,她这样评价:刚踏入大学校园时,李孜茹就表现突出,她总是充满活力,对待各种事情都很积极主动。她加入郑州航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会,积极参与学院、学校各类实践活动;担任辅导员助理期间,她沉稳应对学生工作难题,协助辅导员进行党团组织建设,精心组织相关活动,各项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特别是疫情期间,她踊跃投身志愿服务,在物资分发、秩序维护等工作中积极作为。经过部队的洗礼,李孜茹变得更加优秀。这不仅体现在她对生活、工作的热情与责任感,更在于她身上所展现出的坚韧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我认为,她正是在这种磨砺中去更加清晰地认知自己,做好成长规划。

在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倪大钊看来,李孜茹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慎独、自律、韧性以及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身上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她积极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会开展的各种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同学中间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退伍回来后,李孜茹还积极参加了志愿服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等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她身上这种积极进取、努力提升的劲头也是最值得青年大学生学习的。他觉得李孜茹正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倪大钊同时表示,商学院在做好退伍大学生复学保障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包括提供学业支持,如个性化指导、课程衔接与免修政策办理;给予职业规划与就业帮扶,提供就业指导培训、优先推荐岗位并鼓励参与校园招聘;重视心理关怀与融入引导,安排心理辅导、策划融入活动,帮助退伍大学生适应校园;通过设立专项奖励、宣传先进事迹进行表彰与激励等,助力退伍大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