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学术功底、独特的学术见解和不懈的学术追求是做好学术的基本要求。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认真剖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应当以回答蕴含于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问为己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基础性问题、关键性问题、时代性问题、前瞻性问题的创新性研究。

一、学术成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我长期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现实实践等问题,主要在4个方面有所思考,发表过一些学术成果,以见教于大方。

一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成果。要想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首要的就是要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思想政治的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元问题”、前沿问题、重点问题。我曾梳理分析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发展动态,总结出国内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阐论虽未达成一致却已形成三种基本观点,意识形态的灌输引导与教育软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维护与社会化推动、社会适应的角色转化与文化延承。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追问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演进、客观实践、特殊矛盾、根本规律、现象表征、本质属性、基本内容、主要功能、对象指称、自身品格,得出了一个新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必定是“一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治理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应当是“立体”的,它可以被划分为四个“质级”。在导师王学俭教授指导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教学与研究》。这篇论文后来获得了全国“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三十周年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被评选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标志性研究成果”。

二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成果。我之所以在这方面有一定研究,缘起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委托的一个研究任务。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体系、问题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内涵、功能及其优化》均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主要观点包括: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员与研究活动所共有且基本的学科传统、理论信念、价值旨趣、规范框架、概念体系、认知原则、研究指南、思维脉络、观察角度、探索视域、方法背景、分析模型和话语系统,它提供了一种探索、把握和论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可供参照和仿效的内在研究范例和知识生产方式,它规定、表征和指导着一定时期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路径、学科发展方向和学者理论素养。第二,诊断问题、规范研究、调控学科、塑造共同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主要功能。第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既不处于“前范式阶段”或“无范式阶段”,也不处于“范式危机阶段”或“范式革命阶段”,而是处于“范式建构阶段”或“范式转换阶段”。第四,由作为主导范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以及作为辅助范式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和比较研究范式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范式体系。第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体系蕴含着三方面问题:一是范式体系中的普遍性问题,如范式自觉的意识较为淡薄,研究理路刻意追求纯学术,成果效用的离散较为明显;二是范式体系中的特殊性问题,如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显露出碎片化、形式化甚或异体化、边缘化的风险,跨学科研究范式显现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学科定位和学科范围之界限的脱离,比较研究范式重视宏观比较而轻视微观比较、重视历史和现实而轻视未来和预测;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混淆认识和混杂运用较为突出。第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建构需要协同做好以下工作:尽心护持学科品性,合力摈弃范式缺陷;科学提倡范式转换,坚决反对范式改换;始终坚持主导范式,积极融合辅助范式;理性优化学科镜鉴,自觉驱除盲目嫁接;主动强化对比研讨,内涵突破研究局限。

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成果。我在发表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构成要素、发展特征及调适路径》《论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学科自觉》等论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建立以来,逐渐形成由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务活动、专门知识、学科人才、专业设置、建制条件有机结合成的整体。注重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实践根基、融入社会发展、发挥人才作用、优化学科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必要运用整体性、规范性、内涵性、协同性、创新性的调适,实现更有成效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如何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学科自觉,是一个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大局和发展前途的基础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学科自觉,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和自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积极而持续地建构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色、风格、气派,并且以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整体化、规范化、内涵化提供切实可行和切实有效的理论导向与实践指引。在这个重大课题中,如何理解问题意识、学科意识及其关系,如何理解学科定位、学科性质及其关系,如何理解学科边界、学科交叉及其关系,对于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学科自觉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过“三十而立”之年,将要步入“四十而不惑”的重要阶段。有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其研究,应当准确廓清问题意识和学科意识,也应当精确甄别学科定位和学科性质,还应当正确厘定学科边界和学科交叉。

四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成果。事物总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学科也不例外。系统性是一切学科必不可少的属性和特征。作为学科大家庭里的一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必然是一个系统性的存在,是各要素彼此相互联系并具有相应结构和独特功能的整合系统,其系统性正在形塑并且需要形塑。这不是无需深究的套语,也不应止步于空泛言说。我从研究生时期就尝试运用系统观点及其视阈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力求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理论并使之应用于实践,殷殷期盼逐步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学,至今已有10年之久。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之拼图中的每一片看上去都可能绚丽多彩,但只有把它们放在系统的适当位置,才能更充分地展现和鉴赏出它们内在的特质和整体的风韵。我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究》,已于2022年10月出版发行。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作为一个特殊系统而存在和发展的一门学科。如果不在系统的视阈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那么既难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整体的形态和特征,也难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的构成和机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集体事业。未尝不可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更加美好的明天视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目标或者希望之所在。该书由导论、上篇、中篇、下篇、结语构成。上篇聚焦“学理考辨”:从认识渊源、原理基础、理据借鉴、思路拓展等视阈,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研之有理”和“研之有据”的理论资源;在比较相关术语、邻接范畴的基础上,甄别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概念、特质、边界、方位。中篇侧重“历史省思”:通过回顾过去、洞察现在、面向未来,省思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科学化、学科化、系统化和精细化历程及其演进规律、演化趋向。下篇意在“图景探究”: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实践要素、理论要素、队伍要素、专业要素、平台要素及其内在关联;通过内部和外部、局部和整体、纵向和横向、上位和下位的立体考量,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生态状况、运行机制、基本功能等结构意蕴;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的优化,考量了整体性、规范性、内涵性、协同性、创新性等调适角度以及研究理路、教学质量、知识体系、人才队伍、专业建设、建制条件等方面的改进之策。

二、学术心得

我很感谢学术研究带来的乐趣和磨炼。学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我要继续心怀“勿忘初心,砥志研思,求是崇真,学以致用”的学术座右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守正创新,持之以恒地保持“学不可以已”的态度,力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现实性都很强的学科,这个学科原本就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社会需要中孕育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其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有多大,需要社会实践的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思想政治教育学人应当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既“读万卷书”又 “行万里路”,增强对社会热点、学术热点的敏锐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应当在读原著、学原文的基础上悟原理、述学理、求真理。自然界中的蜜蜂们是采得百花而成蜜,做学问的人通过博览群书也可成一家之言。思想政治教育学人,不仅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及重要文件,还要研读中华经典名著,也要研读国内高水平著作、国外汉译名著。广泛研读、精思鉴别、恰当运用文献资料,可以使学术研究既有分寸又有分量。分析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资料,应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中提炼出具有学理性和规律性的认识,一切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蜻蜓点水、粗枝大叶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不能没有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学术研究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认真剖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马克思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只有真正喜爱这个学科的人,才能真正沉下心来深思问题。深入思考,是我们的力量,并且使我们的学术研究更有分量。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需要创新,这是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深化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创新更加需要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我记得李政道先生说过,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看,揭示一个规律是创新,提出一个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应当以回答蕴含于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问为己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基础性问题、关键性问题、时代性问题、前瞻性问题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