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概况

数学学院“苇航心坊”心理辅导站成立于2018年6月,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面向全院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专门机构。辅导站以服务学院学生实际需要为宗旨,坚持“以心换心”的工作理念,帮助学生们解决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心理辅导站场地

二级心理辅导站试点单位

地址:06实验楼C510室

师资情况:张云辉,学院副书记

李靖雨,学院心理工作专员

张怡静,学生党支部书记

高卫华,辅导员

苇航心坊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日常工作:谈心谈话、案例督导、个案研讨、心理危机排查与干预、开展工作例会、定期组织会议、策划相关活动、开设心理讲座、普及心理知识、对接各班心理委员、推进各项工作。

心理专员与心理委员谈话

心理健康知识分享班会

心建陈炎秋老师给学生召开心理讲座

心健中心陈玲先老师召开心理工作座谈会

值班工作:记录来访人员和线上预约人员的信息,帮助老师处理相关工作,保持专用场地干净卫生,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线上工作:实时更新微信公众号推文,及时发布网站新闻,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学院公众号发布心理相关推文

苇航心坊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工作思路

数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坚持教育为主,重在预防的原则,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工作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危机应对方法,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以及危机应对方法等。

主要工作方式和方法是:以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苇航心坊”为依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心理素质,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减少或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为学院的工作稳定、学校的发展大局服务。

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方位开展和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学院以副书记、辅导员、班长、班级心理委员为支点,形成工作团队,建立信息畅达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有效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朋辈咨询、心理问题的预警、辅导、干预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效果显著。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了一批掌握一定心理健康以及救助知识的心理委员,更有针对性的做好我院学生的心理健康宣传。

心理健康宣传月相关活动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因人因时开展工作

面向学院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开发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料齐全。学院在开展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一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能认真配合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咨询活动,广泛组织本院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心理素质普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活动,针对新生、考研、毕业生群体适时开展团体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组织考研学生进行心理团体辅导

心健中心老师开展就业团辅

召开年级心理委员会

团体辅导大合照

(三)深入学生一线,做好重点学生的防治工作

学院书记、副书记、团总支和辅导员深入学生当中,重视开展经常性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一般性咨询工作,做好辅导记录,加强与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掌握情况,化解矛盾。多方面、有针对性的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经济困难学生、及离异家庭子女等重点群体心理问题的防治工作。

辅导员对学生进行谈话咨询

(四)重视摸底排查工作,建立学生预警对象信息档案

积极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学生摸底排查工作,按要求及时、规范报送相关材料。建立本学院预警学生库,研究制定教育帮助方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困难、危机的辅导与干预。对于重点关注的学生要以合适的方式及时约谈、引导和帮助,并建立档案。及时发现、解决学生日常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严格按照规范做好观察和追踪访谈,并做好记录。

寄语

生活中都会有很多烦恼,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学着去接受,然后努力去改变,让自己活得更加开心,更加健康。

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为而之努力。